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愛情巷






“愛情巷”被取名愛情巷,據說是以前洋人以為在這條巷走出去就可以見大海,是適合看山看海,共築愛巢的地方──事實上,也正是不少洋人在本地築愛巢,或者居民多屬於歐亞相戀生下的第二代人。久而久之,這裡聚居的,居然是以混種歐亞混血兒居多──因此,在遲至一九零六年之前,華人替它另取一個名稱;“色乳仔”巷。色乳仔,“鍚蘭仔”的俗稱,而我們以前習慣把歐亞混人稱為“鍚蘭尼”。



不過,“色乳仔”是因巷起名,對於同一條街,之前,也有利用街上的建築特徵而名的。本地廣東先輩在十九世紀末把愛情巷“一分為二”。夾在華蓋街至南華醫院街中間的一段,由於它恰在教堂邊,於是就叫它“十字架禮拜堂邊”。而夾在南華醫院街與牛干冬中間的一段,則因為有一座古廟,而被稱為“魯班廟街”。無論如何,愛情巷還有一個舊名,這是從十九世紀一直被廣東人叫了整百年的──“孖水喉”。



舊時,在該橫路靠牛干冬的左邊轉角處,原本有一條直通賣菜街的大溝渠,(目前已蓋陰溝),溝渠上有二支讓鄰近居民取食水的公共大水管,這就是名稱的來源。孖水喉老建築物講到“孖水喉”的老建築,誰會想到那間古色古香的魯班古廟,“魯班行”是我國最早的行團之一,據廟中的記錄,該廟是同行木匠為了記念魯班先師而建的。



創建的年代,是咸豐六年,也就是一八五六年。據知,當年這一廟的內部設置由眾弟子所包辦,由於都是本行中人,因此,幾乎皆由信徒動手設計製造不假外人。早年的木匠無論是搞建築的“大木構”工匠或做傢俬的“小木構”工匠,多數是廣東台山人,魯班行的成員結構基本也反映了這一點。戰前,這一行團還有例年舉行神會遊行,不過,目前這種迎神活動已停頓,只留下當年的花轎及儀仗用具。上流社會聚合地色乳仔巷是一條短街,但這一條短街的歷史卻相當的燦爛,它居然不多不少的容納過四間學校,其中三間華校,一間英校。這其中的三間華校,除了時中小學,其餘的到了今日都不存在了。





今日魯班行的隔壁,是所謂的“新華學校”,另外,檳城的一位聞人吳順清也有在那兒搞過義學,地點即後來又改成“檳城旅社”的屋址。無論如何,今日碩果僅存在該條街的時中學校及聖芳濟中小學,原都一樣不是建立在本來的基礎上,它們的地點都有了更改。時中學校的校址,原本是如今的聖芳濟校舍,不過,它卻遷往了直到目前還在當地的校舍。原校舍的建築物又還給原業主,讓人改成“蘇州旅社”。





當日本侵馬時代,有關旅社不幸被日機炸毀,戰後,同時受炸的聖芳濟把這塊地也“接收”下來,改建校園,形成今日街道盡頭是校舍的局面。把“色乳仔”巷稱為二、三十年代的“教育區”,也當之無愧。因為當年聖芳濟及修道院、赫珍三英校的學生不少都是從這一條街上學下課的,迄今也如此。至於魯班行,它也曾在三十年代,先後借給台山學校及時中學校作臨時校舍。色乳仔昔日燦爛昔日的色乳仔巷也曾經是與它交接的南華醫院一樣,屬於“上流社會”聚合地,著名的商人領袖黎樂亭、雷雨天、梅秋和、王家紀之輩都住在這裡。





前文所說的最早的時中校舍,其實也是巨商林文虎在這條巷所擁有的二座花園巨宅之一──在他逝世後出現的時中校舍在一開始就有六間課室及禮堂外,還擁有教員、學生宿舍、圖書館、音樂室、教務室、校長、教員室。由此可見房屋規模之大!無奈,一場戰爭促證了“二十年風水輪流轉”;到了今天,“色乳仔巷”的名字已難聽人叫起,而這一條路,在現代人心中,也不過是條橫路。

沒有留言: